top of page

“无屋之屋”的图底反转——两个展览空间的设计实践(之I)


项目地点 | 浙江省义务国际博览中心

设计时间 | 2015年3月

落成时间 | 2015年4月(建成已拆除)

面 积 | 216㎡(9m X 24m)

主要用材 | 多层板、欧松板、老瓦片、稻草

设计团队 | 房子和诗建筑设计工作室

设 计 师 | 朱浪进、许潇文

合 作 方 | 希岸国际

施 工 方 | 周文(总负责)

摄 影 师 | 建筑师现场手机拍摄

图 文 | 朱浪进 许潇文

校 对 | 杨丹

 

一 某片柔软岸邸

2015年四月,中国义乌,国际博览中心。

一年一度的文交会展厅现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每年此时,来自全中国标志着最顶级的文化品牌展品汇集于此,展陈销售。各家知名展主纷纷以自己对“文化”最慎重的理解,搭设展厅、装饰展位,唯恐自己的文化品牌在“代表”或者“被联想”的道路上落后他者。一时间,红漆琉璃、雕梁画壁,文化展品以最“符号化”的姿态充斥着这一年的展厅空间。

▲ 当天,我们的展厅成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视觉呈现

穿越长长的展廊,在一个关键的角落,你却看到一组与众不同的组合——抛弃了所有装饰符号,以最淳朴的材质塑造而成,黄泥黑瓦、玻璃钢架、白面山墙,不同的年代符号产物以相互拥措、抗衡的姿态矗立其间——

你无法直观还原它具体的产生年代,却又能看到每段历史在可触摸的尺度内留下的投影;在“文化符号”具象化的案例不胜枚举的文博会现场,我们的这组微型建筑,似乎有些格格不入,却又如此新异;你难以用考究的形制说清它的风格线索,却又能顺着某条视觉指引,穿梭至文化河流的每一片柔软岸邸。

二 “去符号化”的空间类型的交错融合

在中国,有关“文化”的设计市场中,人们往往混淆(Confusion)文化和文化符号两个概念。比如,“马头墙”和“大屋顶”都是中国传统建筑里的一些文化符号,而马头墙、大屋顶产生的社会根源和环境条件等历史因素才是代表了当时的一种文化,可以理解为符号是一种终端,而文化是所谓符号产生的因由。我们一开始就摒弃了符号化的拼贴象征,而是从最基本的空间角度去完成本次的设计实践。

▲ Diagram by ARCHIPOETRY 基地分析:基地两侧分别是以国家博物馆、京剧、故宫博物馆为代表的“皇家建筑”,与之呼应,我们将设计母题落到“民居”,从而达到一种既区别,又彼此和谐统一的整体效果。

时光倒回至展厅搭设之初。

这一次,我们面对的设计定位是,搭设一片非遗艺术衍生品、艺术汇的展陈空间,除了需要需要置入核心展陈功能外(布置展位、规划视觉流线),其本身形式担任极其重要的传播职责——既需表达江南的源远流长的民间特色和城市风味,也不失现代品牌的时代感。

文化之大,并不是仅用几组简单的形式复古就能敷衍过去的,我们一开始就抛弃了“符号”堆砌的大潮流,转而思考更真实质朴的方法——文化最生动的存在,并不仅在庙堂之高,而在于车间巷缝的生活流转,来源于承载民间生活的空间。

我们着手提取江南民居不同年代最具代表性的空间原型:夯土茅草屋、白墙灰瓦的合院、代表现代的钢结构玻璃房子,并用动态的空间语汇交错呈现。

▲ Diagram by ARCHIPOETRY 空间生成过程

三 时间抗衡中的空间反转

“反转”(inversion)一词本身而言是指颠倒或者逆行的意思。作为学术用语,在各学科中有诸多含义:在音乐中,指“和音”或者主题的转回;在数学上,指反演;在心理学上,指心理错位。

我们把展厅命名为“无屋之屋”,“无”字代表无穷的融合,“屋”字代表文化性主题根源。

展厅的设计植入了多重渗透的空间动态关联。创造了和柯林罗《透明性》(Colin Rowe’s Transparency)一书中空间现象、事件、行为层面的共鸣,以及对建筑穿透力的思考。

“无屋之屋”的渗透性不仅是简单的透明玻璃穿插实体山墙,而是其正负空间的互动:人在有限的展陈空间里,路径产生潜在的指引性,视觉因不同界面的分割而成产生无形的穿透力,在不知不觉中,被空间影响,并参与空间事件的形成。

▲ Diagram by ARCHIPOETRY 历史变换过程融入空间的正负关系,无论是平面还是三维空间,这种图底渗透的界限,让我们体会到“形状”交错的同时,更感受到一种图形间隐藏的神秘性与奇妙的智慧

在空间设计中,“正形”往往被赋予直接积极的含义,而负形所表达的作用,则加强了空间完整性的审视和理解。

在无屋之屋的设计中,历史是正形(夯土墙、白山墙),缝隙是负形(穿插其间的现代元素);分割的功能空间是正形(展区、洽谈区、互动区、3D打印区),交通及其贯穿的停留空间是负形(门厅、交通)。更其妙的是,当这一正负“空间集”被赋予时间因子,或者说因时间而产生的文化符号,以相互拥措和抗衡的姿态共同呈现,也许会使空间展现出的独特艺术效果。

在与空间的对话中,人行走其间,体验和审视并存,无屋之屋因而形成一个面向历史的发声器。

▲ PLAN 平面功能示意

▲ Elevation 1

▲ Section A-A

▲ Section C-C

四 施工及落地记录

这个方案从设计到施工落地,历时仅有36天。虽然是展厅空间,但如此紧张的进度极大地考验了入场把控的专业性。尽管如此,我们始终坚持着从一开始对方案思考、材质、场地、文化味道的把控。每一个材质都精挑细选,并用集约、高效的施工方式实施。

为了还原屋顶材质的历史感,团队跑遍了义乌老城的大街小巷寻找原生材质,最后竟在布展前的最后一天,找到到了老城真正的老瓦,前后共380多片。我们将其铺设、镶嵌于建筑的各个位置,存在了近百年的老瓦,和新建筑材料相互对望,似乎冥冥中的历史对话。

▲ 费尽周折,最后终于找到能代表城市记忆的老瓦

▲ 施工前

▲ 施工中

▼施工后现场照片

▼现场照片

▼现场照片(泥墙和白墙的碰撞,也是两种文化的碰撞)

▼现场照片(老瓦在空间中的应用)

五 意外的发现

与空间的建造一样让人惊喜的,是当建筑师亲自将在当地觅得的380多片老瓦一片一片摆放到展厅空间的时候,发现了瓦面上的奇特纹理——被我们称之为“时间的瓦痕”。

这些奇特的纹理,如同一幅幅光怪陆离的水墨画面,自然生动,妙趣横生,给人无尽的想象。

▲ 时间的瓦痕(画面中仿佛出现“一条龙”,以及一些仿佛来自远古的图案符号)

▲ 时间的瓦痕(仿佛中国的山水画卷,最后那张仿佛能看到北宋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的某种神韵和结构)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No tags yet.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