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建筑是生活记忆的载体——鱼潭小栈建造记

项目名称 | 渔潭小栈

项目地点 | 浙江省临安市潜川镇渔潭村

设计时间 | 2014年10月

落成时间 | 2015年3月

面 积 | 403㎡

主要用材 | 碳化木、竹子、石

设计团队 | 房子和诗建筑设计工作室

建 筑 师 | 朱浪进

施 工 方 | 当地工人

摄 影 师 | 李彦容

图 文 | 朱浪进 许潇文

校 对 | 杨丹

 

正如罗西的哲理:生活是永恒的,而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建筑的内在本质也应该是永恒的。建筑形式(Form)与人类生活方式相关,更与人类生存环境融为一体,因此,关于旅宿建筑的设计,不仅仅是物质、环境层面的“融进”,更是带有当地生活记忆的载体。

鱼潭小栈的建造,是“房子和诗”团队在浙西山区的一个民宿改建项目,设计着手处理了建筑“老”和“新”、空间“内”与“外”的关系,使建筑建立与当地自然、人文特征的关联性,并以本土化的建造方式探索宜居、自然的旅宿空间。

一 廖家老宅

鱼潭村,位于浙西山区腹地,是一个因柳溪江而生,仅由五十多户人家组成的自然村。“渔潭人家”的原始宅院,就位于村中靠近山脚下的一片竹林旁边。

廖家人都是地地道道的鱼潭人,几年前,廖家二老收拾自家宅院,支起灶火,腾出几间客房,供来往于浙西山涧的游客旅人安歇食宿。

▲ 群山环绕中的鱼潭村

▲ 鱼潭村竹林深处

然而无论是功能和布局,这座二层宅院皆不能满足高品位餐旅的功能需求,建筑和景观都必须经过彻底的改造。房子和诗团队因此受廖家人委托,着手对这座浙西群山中的旅社,进行系统的空间改造。

老宅是一座二层的农民自建砖混建筑,紧靠山脚下一大片竹林边。一楼用作临时餐厅,二楼收拾成仅有的两间客房,毕竟是早年的农村住建房改造,室内格局拥挤,采光也极其有限,公共空间常年阴暗无光,客人也时有抱怨住宿条件过于简陋。

▲ 改造前的渔潭人家建筑现状

宅院虽侧靠坡上竹海,然而平整的水泥院落似乎和周边自然景观格格不入,和山体的衔接处也凌乱不堪,使得本应该临竹借雅的院子,不免有些尴尬。

▲ 改造前的庭院现状

针对老宅的种种弊端,和空间功能上的提升需求,我们制定了基本的改造方向:

1、向上增建两层,扩大建筑的旅宿功能;

2、采光改造,充分利用周边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引景入内;

3、外立面整体改造;

4、院落景观系统整修。

二 空间秩序的整合

宅基地依山傍水,溪流恰好从这个庭园中流过,周边山峦叠嶂,不乏茂林修竹——山、水、竹是这个房子最显著的外部环境因子。

▲ 宅基地依山傍水,一条活水从院中流过。

▲ 设计前,我们缘溪而上,寻得一两块石头,后来,这些石头也成为塑造庭园的重要因子。

为此,设计尝试在人文与自然地景中寻得某种特定的“融进”因子:其一是选择天然的建造材料,使感官上消除四层建筑与周边自然的割裂感;其二是构建室内外交互系统,扩大和开辟大面积的采光窗,利用借景将内庭景观引入室内。

在拆除了原有的二楼屋顶后,三、四层被搭建起来。我们并没有破坏建筑的原有结构,建造方式依据当地常规施工习惯进行改建。

▲ Diagram by ARCHIPOETRY 改建示意图

设计注重旅宿空间的可达关系和主次关系——一层设计围绕餐厅和会客这两个主要的空间,配套的辅助用房在西北侧,相对私密的客房布置在二三,第四层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作客房,一部分用作露台,露台南向采光,可获取整个渔潭最佳视野。

▲ 平面示意图

从平面布局来看,设计对功能和视线的考虑是一目了然的,辅助功能大多位于西北侧,主要旅宿功能则布置在东南(景观和阳光的最佳区)。新增客房采用落地窗,新老建筑窗洞在保证立面完整的同时,皆被最大限度地扩大,以尽可能地同室外对话。

▲ 建筑立面效果

在立面策略上,建筑通体刷白,所有窗洞统一镶嵌黑色窗框,村屋顶架坡,覆墨色瓦片。加建建筑和老建筑保持逻辑统一,二层阳台对应至三层,便形成了巨大的落地窗,整个三层的前半部突出的区域和二层阳台,皆包裹一层碳化木。

碳化木的选择,出于对建筑自然性和经济性的考虑。炭化木和普通木料不同、具有防腐功能,只要一两年刷一次木油,可以使用十年以上。炭化木外包结构巧妙避免了原始建筑屋顶结构的破坏而形成的“断层”,同时使建筑融入了古朴的风味。

最终,建筑错落有致的体量呈现出来,黑、白、木——三个充满对比意味的体块错落镶嵌,以极其鲜明的现代建筑语言组织成型,并不失协调地与周边蔓延开来的竹海相映成趣。

三 地景肌理

鱼潭小院背靠竹海,外人看来,更像是隐于竹林,自然,庭院建设少不了“竹”。在处理场地和基地的关系上,入口和边界用碳化镶嵌竹竿重新包裹,因由竹、木肌理极为自然,场地的边界因素反被消解,周边环境与场地产生了局部的元素呼应,形成一种地景化的表达。

▲ 后院虽小,但五脏俱全,形成潭、亭、山、岸相互呼应的格局

▲ 地景化的表达:院隐于竹,竹又构成院

院内的处理上,后院满地泥泞被清理干净,铺满柳溪江边的干净石子,并寻来天然的青石板嵌于其间,辟为小路,青石路在亭中铺设开来。

我们巧妙利用了流经院内的山间水系,将其和院内其他景观元素整合再现,形成潭(水潭)、亭(凉亭)、山(竹山)、岸(青石板)相互呼应的格局,这既是一种人工的自然,也在有限的场地内建立一种“无限”——场地虽然有限,通过视觉的巧妙互借,制造了人与环境发生互动的可能性,鱼潭山景被纳入院中,庭院边界由此消解。路径和场地也由此超越了单纯的功能流线的设定,转而上升到“叙事化”的语境。

▲ 后院水潭背靠竹海,承接山中清冽,倒影周遭碧影,竟是“鱼潭”地名的隐喻。

▲ 后院改造,处处皆留有生机

庭院的改造整体规划由建筑师执笔,在具体细节的落实上,则充分发挥了当地工人的智慧,例如凉亭的建造,皆是有木工依据当地流传下来的形制建造而成,本土性和现代感巧妙融合。

▲ 建造过程记录 | 三四层初步改建

▲ 建造过程记录 | 客房区落地窗角窗,以获取最大限度采光和景观面

▲ 建造过程记录 | 三四层屋顶起坡

▲ 建造过程记录 | 外立面涂覆基本完成

四 竹下人家起炊烟

建筑因由鱼潭而生,建筑材料又多取自鱼潭,这处建筑自然被命名成“鱼潭小栈”。

穿越长长的浙西山间公路,一弯江水辟山而流,江水转折处,便是与世无争的鱼潭村。一片竹海从峻岭间倾泻而下,竹海尽端可见一栋墨瓦白墙,用材古朴而不失现代的房子。我们作为建筑师,在有限的预算和建造条件内,利用当地自然优势,就地取材,把老建筑改造成有复合的空间。廖家人用心经营这间山间旅舍,并和我们一道把很多奇思妙想投进“鱼潭小栈”,把这里变成宜居、丰富的场所。

▲ 已投入使用的鱼潭小栈

建筑会随着时间的积累而更加饱满丰富,而“鱼潭小栈”的更新,仿佛也是一本刚刚开封的笔记,建筑师在扉页上写下第一笔,而建筑之书真正的开篇,也将随着来往客人的栖居,以及未来此间故事的发生,慢慢展开。

▲ 建造完成照片(入口处)

▲ 建造完成照片(建筑外立面)

▲ 建造完成照片(庭院改造)

▲ 建造完成照片(建筑外立面)

▲ 建造完成照片(建筑外立面)

▲ 建造完成照片(竹子包成围墙)

▲ 建造完成照片(庭院一角)

▲ 建造完成照片(竹栏、白墙、碳化木,和周围环境恰当融合)

▲ 建造完成照片(当地的石头和枯树段取来造景)

▲ 建造完成照片

▲ 建造完成照片(庭院设计保留了原先的老树)

▲ 建造完成照片(站在庭院向上看去)

▲ 建造完成照片(当地匠人做的亭子和背后的竹林相映成趣)

▲ 建造完成照片(竹篱笆围院、当地石头围做花池,控制成本的同时达到自然舒适的效果)

▲ 建造完成照片(鹅卵石和石块铺成的石径)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No tags yet.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